“我们这十年”系列报道之五 主动融湾谱新篇 苏区振兴再提速

无线梅州 2022-10-18 21:10:31


苏区振兴、湾区建设,是中央和省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、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,两者相辅相成、相互促进。

作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梅州,近年来抢抓“苏区+湾区”叠加政策,按湾区所需、尽梅州所长,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全力培育发展新优势,助力梅州苏区振兴发展。

服务生活圈

老区“菜园子”直通湾区“菜篮子”

在五华汉光超顺转水黄龙基地,沉甸甸的百香果挂满枝头,在经过工人细心挑选采摘、打包发货,3到4小时后,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们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来自梅州的新鲜水果。

【五华汉光超顺转水黄龙基地负责人 刘锦依:以葡萄为媒、以百香果为媒,引进了珠三角一带很多游客前来我们这里观光采摘。】

【五华汉光超顺董事长 张文超:经过五年来的发展,我们已经有集约面积超过五万亩,为湾区输送了超五万吨的货物。】

湾区老区携手发展,梅州依托农业产业优势打造大湾区的“菜篮子”,目前已建设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生产基地及加工企业104个,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8家,居全省第一。

【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产品梅州配送中心运营小组办公室负责人 陈炽浩:企业通过配送中心交易平台,把梅州优质农产品销往广州、深圳、东莞、珠海等大湾区城市。截至今年9月,平台交易总量达18.14万吨,成交金额约14.5亿元。】

今年,梅州20多家企业还广泛开展盐焗鸡、梅菜扣肉、腊味等预制菜生产,把“菜篮子”变成了“菜盘子”,广销湾区市场。

【广东裕丰食品董事长 李淦基:我们主要销售还是大湾区,市场都是在深圳、广州和香港。】

【金苑餐饮总经理 黄俊鹏:反响都还蛮不错,广百、天虹、华润、大润发等等大型商超基本上我们都已经入驻了。】

打造经济圈

老区“大平台”争做湾区“首选地”

产业对接是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一环。在梅州高新区广汽零部件产业园,汽车玻璃、弹簧、稳定杆等各类汽车零部件生产如火如荼。在广汽集团带动下,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6个,投资总额12.3亿元,预计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0亿元。

【梅州圣戈班总经理 刘杨:今年年底我们一期能够实现3个亿左右的产值。如果二期投产后,将实现5至6个亿的产值。】

【梅州宏原汽配总经理 李建新:在这个园区待了有六年的时间了,感觉整个园区的氛围都是不错的,对企业也给予了很多的优惠和帮扶措施。】

广汽零部件产业园是湾区与老区产业对接的生动案例。作为广州对口帮扶梅州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,梅州高新区目前已引进5家世界500强、8家中国500强以及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,全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,以梅州所长对接湾区所需。

今年梅州综保区运行,又为服务对接“双区”“两个合作区”建设提供了“新窗口”。目前落户综保区的19个项目中,其中就有13家是从大湾区转移过来或投资设立的。未来,这里还计划以梅州综保区为重要载体,建设省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园,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广阔腹地。

【梅州综保区管委会投资促进科 李纯:依托综保区 4 支招商队伍和市级6支招商队伍,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外向型经济企业,推介梅州综保区投资环境和产业招商政策。】

借力“朋友圈” 

老区优服务对接湾区好项目

老区对接融入湾区,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。量能新能源科技公司是梅州高新区里第一家投产的公司,在镍氢电池生产车间,全部人员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,赶制最新一批订单。去年,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,两条新产线很快从深圳转移过来,并投入生产。

【量能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 高楚:给我们一路绿灯,优先办理,让我们依法依规尽快投入生产,所以营收同比增长比较快,实现了接近1.5亿的营收,增长达到了30%以上。】

拿地即开工、环评审批改革、政务服务指尖办······近年来,梅州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,营商环境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继续保持前列。市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市级标杆,对标“行政审批事项100%网上受理,100%网上办结”的标准,努力实现与大湾区规划无缝衔接、政策同频共振、规则全面接轨。

【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审批协调服务科长 傅江平:特别是近几年,开办“无费市”工作,还推行证照联办等改革。今年上半年我们初步实现了所有行政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结。】

今天的梅州,革命老区扶持政策和“双区”“两个合作区”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区域发展格局等多重政策利好叠加,发展比较优势日益凸显。踏上新征程,梅州坚持主动对接、全面融入,发布服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;广州印发对口帮扶梅州市助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五年规划,助力梅州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.5小时经济生活圈,探索推广“广州总部+梅州基地”等产业共建新模式,共建融湾特色产业集群,苏区融湾后劲可期。